花了許多時間與心血,
建置了 4CH 的類比監控系統:
![]() |
傳統常見的類比攝影機 (戶外防水夜視) |
![]() |
能利用網路線傳輸的接頭組 |
![]() |
影像訊號 BNC(左) RF(右) 電源為 DC 12V - 2.1φx5.5 |
![]() |
球型攝影機 - 戶外防水(左) 室內(右) |
![]() |
舊型的4CH 監控主機 |
系統已使用三年,
雖已規劃升級成 IP CAM,
但網路攝影機的售價尚未親民,
舊有的四台攝影機還未故障。
先換了 8CH 的 NVR監控主機,

並將硬碟改為 SSD。
2016年11月~
三個禮拜前,
兩台攝影機影像閃爍,
錄影主機無法正確移動偵測錄影,
加上這四台攝影機使用時間早已攤提完畢。
這次就要完整的全數升級成網路攝影機 IP CAM了。
順便記錄與分享。
選購攝影機一定要找支援 ONVIF 的 IPCAM,
鏡頭廣角程度與畫質則依配置來調配:
建議要買能夜視的紅外線機種。
室外機則要防水、室內機塑膠外殼可接受。
另外為求影像穩定,
建議以有線IP CAM為主。
1.1 門口的主要兩台攝影機-須製作接線箱
![]() |
1.鉛筆繪製出IP CAM 接頭大小 |
![]() |
2.將開關箱切好開洞 |
![]() |
3.固定攝影機&開關箱 |
![]() |
4.將接線座放置開關箱內 |
![]() |
5. 蓋板確認空間足夠 |
![]() |
6.確認連線正常 |
![]() |
7. 處理美觀,接線與整線 最多步驟的門口攝影機完成了 |
![]() |
8.另一台以此步驟 1~7 類推建置 |
2.1 可控制角度攝影機 & 電源線
![]() |
挑了台支援Wifi / onvif / TF卡 可控鏡頭的機種 x3 台 (110V -> USB 供電) |
![]() |
1.買了插頭&母插&纜線製作電源延長線 |
![]() |
2. 剝除電線與鎖上固定 |
![]() |
完成的樣子 |


![]() |
顏色配置要參考另一邊的頭來製作 |

![]() |
對好座,壓好後咖的一聲表示完成 |
![]() |
記得要測試接好後的網路線是否正常 |
3.1 配置 攝影機 & 電源 & 網路線於適當位置



4.1 接好Switch / 設定 NAT / 設定 NVR
因這邊比較多程序而且較複雜,
簡單說就是將監控主機與CAM都接在同一個Switch,
之後將Switch接到Router,利用Tomato去控NAT,
然後進IP CAM設定為手動靜態IP,
設定完流量、聲音、警報等細節。
最後進 NVR 用onvif抓取CAM 並設定錄影細項等等。
![]() |
10/100M 8 Port Switch 給監控系統使用 |
![]() |
Ausu-N12 D1 刷Tomato 再設定好靜態DHCP |
![]() |
能連線進NVR後, 將各攝影機的攝影角度與視野調好 完成~~~ |